86岁台湾老兵大陆寻母,15岁瞒着母亲去参军,106岁母亲苦等71年(谢春生)

86岁台湾老兵大陆寻母,15岁瞒着母亲去参军,106岁母亲苦等71年(谢春生)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7年10月

86岁台湾老兵大陆寻母,15岁瞒着母亲去参军,106岁母亲苦等71年(谢春生)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7年10月14日,阔别了家乡很久的老兵们,终于有望可以离开宝岛回乡一趟。

当时,我国针对台湾同胞回乡探亲做出规定,态度上热烈欢迎,承诺他们去留随意;同时也希望台湾当局协同完成这项盛举。

有个15岁就偷偷参军的老兵,满以为抗战结束就能回归平静的生活,却让母亲苦等71年,他才得以回乡探亲。

这位老兵都经历了什么,他为何背井离乡那么久?

1922年,一名叫谢春生的台湾老兵出生于湖南省衡南县的一个不知名小山村里。他出生之时,正逢乱世。那一年,内忧外患的大环境令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围绕着年幼的谢春生整个童年的,只有“吃不饱”,“穿不暖”和“睡不饱”这三件事情。

尽管如此,谢春生还是能感受到幸福:一家人团聚在一间屋子里,没有被战乱分散,就是那个年代最大的幸事。

年幼的谢春生早早就懂事起来,主动帮助家里干各种各样的农活。耕田犁地、挖土种苗,凡是能靠自己的双手干得动的农活,谢春生都积极地向父母抢过来干。

谢春生整日与田野、森林、群山为伴,他深深地爱着这片养育了他的土地。

谢春生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会离开这片土地。他认为自己一辈子都会生活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天地间,靠着自己的双手填饱肚子。

然而,命运对于谢春生而言终究是残酷的。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侵入了湖南省境内,开始一路烧杀抢掠。凡他们途经之处,百姓们甚至牲畜皆不能幸免于难。

谢春生时年15岁。他的村子里每天都传来噩耗,死亡的威胁如秃鹫般盘旋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

很快,不幸开始降临到这里。日军在扫荡完周围的村落后,终于将魔爪伸向了这个村子。

村里几个大胆的男人挺身而出,成立了一个保护村民的机动小队,谢春生的父亲就是其中的一员。

他们轮流放哨,远远看到日军的踪迹时,就赶紧跑回村子报信,让村民们赶紧躲起来。而他们机动小队的成员则负责与鬼子周旋,把他们引到其他地方去。

村民们团结一致,以至于日军迟迟没有收获而感到勃然大怒一天夜里,几个日军小队突然来袭,包围了整个村子。

机动小队的大部分队员在日寇强烈的进攻下,纷纷英勇就义。

谢春生的父亲先于日军一步回到村子里,他命令懵懂的谢春生一定要保护母亲和妹妹,让妻子赶紧带着孩子躲到刚挖的地窖里去。

谢春生死死地抓着父亲的衣袖,眼泪大颗大颗地落下来。他绝望地喊道:爹,那你怎么办呢!

父亲只是松开谢春生攥紧的手指,拉着他,一把搂起妹妹,叫上妻子就往地窖里走去。

安顿好母子三人后,父亲头也不回地走了谢春生想要去追,但母亲却知道,儿子即使追上父亲,也是徒劳,于是狠下心来拦住了儿子。

透过缝隙,谢春生听到了此起彼伏的尖叫声,声音很熟悉,都是看着他长大的乡亲们,还有时不时响起的枪声。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直面战死亡,但是,他没有感到恐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烈的憎恨感,从心底里油然而生。

漫长的黑夜仿佛没有尽头,太阳似乎也照不到阴暗的地窖。好不容易等外面没有了动静,谢春生终于忍不住出了地窖。

他在昔日无比熟悉的道路上走着,耳边是一片死寂,还有随处可见的血迹和尸体。仿佛在一夜之间,宁静安逸的村子变成了令人胆寒的人间地狱。

谢春生终于在一个拐角处找到了父亲,父亲倒靠在墙壁上,没有了气息,浑身都是黑红厚重的血迹。

谢春生扑倒在父亲怀里,放声大哭起来。他在这一刻立下誓言:一定要去参军,去把这些十恶不赦、该千刀万剐的日军赶出中国!

也许从父亲离开的那刻起,母亲就预见到了这个结果,她没有沉浸在悲伤中,因为儿女都还未长大,她必须先振作起来。

然而,乱世的生活本就艰难,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就更难生存,尤其还要躲避日军,每天都在到处逃窜、躲藏。

吃饱是不可能的事情,顶多能保证饿不死。每当孩子们饿得受不了了,母亲就会敲开各家各户的门,乞讨一点吃的。

年幼的谢春生,一边艰难求生,尝尽了背井离乡的苦楚;另一边,对于日军的恨意却更浓烈了。

如果不是这些恶魔,他的父亲就不会遇害,他们一家也不会背井离乡,以讨饭为生,没想一次,他就更加想要日军血债血偿。

但他也不知道哪里能找到报仇的契机,只能无助地煎熬着,那时候的他肯定想不到,他在抗日战争中,会立下赫赫战功。

不久后,谢春生巧遇国民党的哨兵,他激动得忘记征询母亲的意见,大声喊:我要参军!

他让母亲跟着部队一起走,把母亲和妹妹安置在路过的一个村庄里。他自己则加入了国民党的“钢七军”。

恰好部队想要在村里休整一晚再走,于是谢春生还可以再和母亲说说话。

那天晚上,母亲与谢春生并排坐在炕上,本就话不多的母亲,此时更是沉默不语。

谢春生此时已穿上了军装,他两只手放在膝盖上,脸上有着上阵杀敌的坚定,也有对母亲的愧疚。

因为他知道,如果他先和母亲商量,母亲是肯定不会同意他去参军的,她的丈夫惨死在日军的枪下,她只想要儿子平安活着。

过了半晌,母亲终于开口说道:“我的儿,你去吧。娘会在家里等你。只要有娘在,你就一直有家、有能回来的地方。”

闻言,谢春生这几日以来一直紧绷的精神终于放松下来。那一刻,无数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都化为决堤的泪水,夺眶而出。

哪个孩子不愿意一辈子留在母亲身边呢!谢春生跪在母亲的膝盖前,附在她的大腿上,哭得难以自己。

谢春生跟随部队,一路北上抗日。作战时,谢春生虽然是侦察兵出身,却总是英勇地带头冲锋在前线。

在部队里,谢春生对自己的要求格外严格,因为他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为了杀更多的日军。

这些年来,他只想着杀敌报仇,在抗日战争中屡立新功,还曾经和抗日名将谢志恒一起战斗过。

那时他还不知道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区别,他只知道作为军人,要保家卫国,要守护好脚下的这片土地。

时间一晃而过,无情的岁月让谢春生成长为了一个身经百战的士兵。而国内的格局也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

1945年9月2日,抗日战争结束。日本天皇接受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正式向中国投降。

届时举国欢庆,中国人民终于打跑了日军。谢春生在军队驻扎的营地里望着湛蓝的天空,他终于为父亲报仇了!

谢春生如今恨不得插上翅膀,回家告诉母亲这个好消息,让母亲多年的苦等不再落空。

然而,他却不知道,他会让母亲足足等上71年。还记得他遇到部队的那一天,又下起了倾盆大雨。谢春生几人在一个破庙里休息。

而恰好在这个时候,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队伍冒雨前进,每位士兵的神情都肃穆而坚定。这支队伍为当时国民党抗日革命军主力之一的“钢七军”。

这处破庙已经容纳了谢春生一家长达半个月,这里取水方便,周围就有可以吃的野草,离村子也不近不远, 很适合落脚。

此时谢春生正沉默地坐在干草堆上,脑海里满是这一路上所见到惨状:无数百姓被无情杀,幸存的人发出绝望的悲鸣。

谢春生非常想伸出援手,但他自身也难保,他还想赶走日军,但同样是他单枪匹马做不到的。

他翻来覆去好久,终于坚定了要去参军的想法,不仅仅是为了父亲报仇、为了保护家人,更是为了拯救自己的同胞!守卫自己的祖国!

心中激荡的谢春生想到这里,不由得眼眶有些湿润,他跪到母亲面前,请求母亲同意让他去参军。

母亲当然知道战场意味着什么,她当即嚎啕大哭,为了安抚母亲,谢春生只好暂时不再提参军的事。

只是,这个夜晚他也再睡不着了,母亲的眼泪并没有打消他想要消灭日军的决心

这时庙外突然传来一阵响动,好像是有人来了。谢春生立刻紧绷起精神来,因为不知道门外是日军,还是中国人。

好在谢春生听到了门外传来的是他能听懂的中国话,他高悬的心才终于放松了一些。

只是他依然保持着警觉,并没有轻易出声,毕竟自己身边只有一个老母亲,还有一个比自己更小的妹妹。

幸亏,门外的两个人并不是坏人,而是国民党“钢七军”的两个侦察兵,他们是为了大部队打头阵,侦察前路环境的。

谢春生探出头去,看见他们身穿军装,背着枪杆,当下心里大喜。

他忘却了母亲的反对和眼泪,喊住了这两个兵,急迫而恳切地诉说着自己想要参军的想法。就这样,他加入了国民党“钢七军”下属部队里的侦察连队。

时间一晃好几年过去了,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谢春生迫不及待想要回家,但此刻的他也身不由己。

1949年4月,国共和谈失败。蒋介石为他的独裁野心付出了代价,人民不愿再站在一个肆意剥削、压迫他们的政府那边,国民党彻底失去了民心,败退至台湾。

谢春生就此随国民党部队前往台湾,告别故土,成了一颗随波逐流的尘埃。

谢春生在台湾岛的岁月里,时常眺望着大海。他总是情不自禁地望着那片广袤无垠的大海。

因为他知道,越过海就能回家,那是母亲所在的地方。

终于在2008年,大陆与台湾实现了双向的直接通邮、通商和通航,是时候回家了。

他一想到“家”这个字,就不由得悲从中来:这么多年了,不知道母亲和妹妹现在如何。

不久之后,谢春生的事迹被台湾抗战老兵归国组织的志愿者们传到了内陆,迅速引起了湖南省人民政府的注意。

在老兵协会与民间组织的帮助下,历经几个月,终于找到了谢春生的母亲和妹妹居住的地方。

时隔五十九年,谢春生终于再次踏上了家乡的土地。

而当年非常不舍地送走了谢春生后,母亲就带着妹妹居住在衡南县城里一处小巷子里。

如今她已经106岁了,工作人员告诉她,谢春生还活着,很快就来看她了,她浑浊的眼中当即堆满了泪水。

谢春生见到母亲的时候,又激动又伤心。激动的是,他终于兑现了自己对母亲的承诺,回来了。

他伤心的是,母亲如今已十分年迈,恐怕连他的样子都看不清了,自己实在是错过了太多和母亲相处的时间。

他像15岁那年一样,轻轻伏在母亲的腿上,母亲也摩挲着儿子斑白的头发,他们无需多说什么,就这样的相处已弥足珍贵。

谢春生想好好陪陪母亲,可子欲养而亲不待。就在母子重逢的第二天,母亲就去世了。

她似乎就是提着一口气,一定要等着谢春生回来,如今也算是心愿达成了。

这场跨越了七十一年的母子重逢仓促收场,在场的人们无一不落泪,被这持续半个多世纪的母子情感动到久久说不出话来。

在当时,还有无数台湾老兵的离乡故事,在让人难以置信的同时又让人民对老兵肃然起敬。

他们的感人事迹如同万里奔腾的长江一般,扬起的浪花无时不刻地激荡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无数平民百姓的儿子奔赴战场,怀揣着一种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为守护家人,保卫家园而捐躯。

每一位为国而战的老兵,他们英勇无畏、敢于亮剑的革命精神,将通过那些感人肺腑的事迹永远地流传下去,为无数后来人照亮来路。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原文标题:86岁台湾老兵大陆寻母,15岁瞒着母亲去参军,106岁母亲苦等71年(谢春生)

Like (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youxuanhao@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